風雨中的微軟
由蓋茨與艾倫創辦於1975年創辦微軟.他們的開發的BASIC解譯器成為行業的標準,這令微軟逐漸佔領了整個市場.
1980年微軟迎來左一次歷史的選擇,IBM選中微軟為其個人電腦(PC)編寫作業系統.
蓋茨沒有選擇自已開發,而是選擇買.
以5萬美元的價格從西雅圖的一位元程式編制者派特森手中購買,這就是後來的MS-DOS.
IBM-PC的成功使MS-DOS成為作業系統的標準.其他PC製造商都採用MS-DOS與IBM相容.微軟以每個拷貝授權使用給其他公司.
1985年發行Windows1.0,第一個圖形介面作業系統.
1987年發行Windows2.0.
1990年發行Windows3.0,為以後Windows的成功墊下基礎.
1991年由於利益的衝突,IBM與微軟解除合作關係,這講明最好的硬體都是過眼雲煙,軟體和演算法往往最後保留下來.
1993年推出Component Object Model(COM——元件物件模型),COM一種元件軟體發展技術.
COM本身並不是錯誤,錯誤的是將所有元件基於COM來開發.如ActiveX, DirectX以及OLE等.
DirectX在6.0之後在全部基於COM開發. 要講清楚COM原理要很厚書籍,但是它所提功的函數工能可能很簡單.這是種過度封裝體現.過度封裝帶來的後果很嚴重,特別是個人/團體開發.當你發現問題時往往太遲,代碼庫以經太龐大,無法修正.即使是微軟毒性也一樣.這是微軟自已飲下的慢性毒藥.
1995年微軟發佈Windows95,一個基於16位DOS的32點陣圖型系統.ORS2自帶有IE,它的成功令個人電腦成為集遊戲機,工作,上網於一體.令計算進入彩色時代.
1995年微軟推出MSN,一個曾經與QQ進行激戰產品,在大一統全球佈局的思想下失敗,2013年關閉MSN.
1998年發佈Windows98,它在Windows95基礎上改良而來.支援更多硬體,更穩定.如果你不斷安裝軟體.重裝依然是你的唯一選擇.
2000年發佈Windows Me,最後一個16位/32位元混合的Windows系統.
1993年發佈Windows NT 3.1,微軟的開發工作始於1988年,它招攬UNIX系統的開發者,開發一款純32位元的伺服器作業系統,花費5億美金.自Window ME之後微軟所有系統度基於NT架構.
NT價構具有里程碑意義.之後Window 32位元系統就是以它為基礎的.
1996年發佈Windows NT 4.0 同樣是服務版,不適合個人使用.
2000年發佈Windows 2000,原名為Windows NT 5.0 同樣是服務版,不適合個人使用. XP基於Windows 2000代碼的產品
2001年發佈Windows XP,最多使用者的作品.介面視覺極佳.啟動速度非常快(啟動速度與安裝的硬體和驅動有直接的關係),穩定性比以往的Window讀要好.硬體的相容極佳.
很多舊硬體直接裝上驅動,硬體廠商紛紛開法XP的驅動.舊版Window使用者全部改用XP.是微軟歷史上最成功的系統之一.
2003年發佈Windows Server 2003,同樣是服務版,不適合個人使用.
2006年發佈Windows Vista,這是Windows間隔時間最久的一次發佈,相隔五年
它是微軟的最失敗的作品,系統要求高,運行速度慢.要裝Vista肯定要升升級你的舊硬體.
XP配搭Office 2003已滿足日常辦公需求.用戶完全無動力升級.
2008年發佈Windows Server 2008,同樣是服務版,不適合個人使用.
2009年發佈Windows 7,它的出現令大量XP用戶升級.它的圖型介面比XP更佳.
2012年發佈Windows 8,它統一PC與平板,移動設備後.
加入應用市場,讓個人用戶,團隊,企業有一應用的發佈管道.這是微軟應該在Windows95/Windows98年代就應該做的事.
它卻等到其他移動應用市場掘起,Windows移失去移動市場.
2012年發佈Windows Server 20012,同樣是服務版,不適合個人使用.
2013年微軟宣佈收購諾基亞.這是微軟繼COM元件物件模型,應用市場後又一重大失策.
不但消耗大量資金去購買一間不思改進的硬體廠家.還令其他硬體廠商失去開發Windows移動設備的興趣.
2015年發佈Windows10,它將是所有設備統一平臺,最後一個Windows.
面對Android/安桌系統在移動市場的絕對地位,微軟卻遲遲不開發安桌java虛擬機.
這招可講是微軟的閃電鉗型戰術.
小鉗型支援安桌軟體遊戲,吸收大量安桌用戶,手機開發廠商.
大鉗型支部安桌應用市場,加入移動廣告.更加威脅到Google廣告業務.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