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凝土最常見的建築材料,已有兩千年歷史.雖然混擬土比一般的木質建材要堅固,但缺點是混擬土最多就30至50年的強度保證, 不管多麼小心地混合混凝土,最終都會出現裂縫. 裂縫雖然只有幾毫米大小,對整體結構並不礙事, 但時間長了, 酸雨將會滲透這些裂縫,然後腐蝕混凝土與支撐結構的鋼筋,最後導致建築結構的損壞,造成建築蹦塌!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鍾克斯(Henk Jonkers)微生物博士水泥開發專家施朗根(Eric Schlangen)合作,研發出自我癒合的“生物混凝土”, 阻止水泥出現裂縫,延長建築物壽命. 因為混凝土非常乾燥而且鹼性極強.兩名專家將一種嗜鹼性孢芽桿菌和乳酸鈣裝進生物降解塑膠做成的膠囊, 把膠囊加入到濕的混凝土中混合. 鹼性孢芽桿菌在沒有食物和氧氣的情況下能存活幾十年.“修復細菌”在被水啟動之前,必須長年處於休眠狀態. 鹼性孢芽桿菌可耐高低溫,而且其休眠期長達200年,足夠長期修復大部分建築物的水泥外牆。
生物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看起來是一樣的, 只是添加了“癒合膠囊”.當混凝土出現裂縫後,水進入裂縫打開膠囊, 細菌則開始發芽繁殖並食用乳酸鈣,通過代謝把鈣和碳酸離子結合,形成方解石或石灰石,逐漸彌合裂縫. 平均3周內就能修復裂縫。